广东工运电子报

2021年2
准印证号:(粤O)L0150053

广东工运Page 10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辨析 德日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日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

□ 作者 蔡秀玲 余熙

德国与日本被广泛地认为是富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业强国,然而历史上它们的工业品也曾以“价廉质劣”为特征。因此,研究与总结德日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对中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独到的企业制度

与英美公司企业制度相比,德国公司企业制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公司实行“双极领导体制”,即监事会与执委会的分权制度;二是雇员共同决策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雇员至少在法律上可以与雇主分享大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德国雇员享有世界上其他国家雇员更大的经济社会权力,这种权力不仅体现雇员简单地“参与”企业经营和分享企业收益,而且表现在雇员享有一部分企业的支配权和决定权上以及对雇主决策的否决权上。

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可以提高职工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削弱雇员机会主义倾向,从而能够促使员工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工作。

严格的行业标准与管理规定

德日两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都有过产品价廉质劣的经历,由于二国都是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需要产品出口换取资源,源于当时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迫使两国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以一系列制度约束、规范企业与工匠进行精益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在两国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中标准化与质量认证制度最具特色,这些制度安排对两国工业生产与技术进步,对严谨的工匠文化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虽然德日两国的工业标准化起步并不是最早的,但是由于两国出口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所以工业标准化对两个国家工业所产生的影响要比其他国家来得更加深刻。通过工业标准可以淘汰掉市场上无法达到技术要求的产品,迫使低端产品进行转型升级,同时为通过工业标准的产品提供激励,从而降低其交易费用。

从1907年穆特西乌斯等人发起并建立了德国第一个旨在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德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德国机床标准委员会(NWM)、德国电工委员会(DKE)等在内的健全的标准化体系,其中DIN与DKE两大国家标准化组织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生产领域。目前德国除了拥有3万多项的国家标准外,还有众多的公司标准,公司标准主要在于总结各方经验,为设计、工艺、制造提供依据,促进技术进步。可以说在德国,标准已经不仅仅是工具性的生产规范原则,而且已经外溢到生活领域,成为德国严谨国民性的表现之一。

与德国主要由非政府性的民间组织来制定国家标准不同,日本的工业标准化制度则是依据1949年制定的工业标准法由政府负责制定的,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制定并实施日本工业标准(JIS),主要是国家工业标准;第二,JIS标识制度及实验室认证制度。日本的工业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等。JIS标识制度以“规格”的形式对产品的质量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消费者通过看标识符号就可以了解产品的质量。自1990年以来,JIS标准总数一直保持在8200个左右,涉及17个部门,已有1.3万多个日本国内外厂家获得1.6万多个标志许可证。根据JIS法规定,对已经取得认证的工厂及产品,政府有权进行认证后的监督与管理,以确保认证工厂与产品始终保持符合JIS标准,还规定对认证工厂的制造工序、产品管理状况,定期进行书面形式的调查。

工业标准的制定,严格规范了产品的质量管理,各类企业为了符合标准要求,相应地提高了对工匠的要求。

“市场导向型”的职业教育制度

德日制造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他们拥有一支庞大的技术型人才和熟练劳动力队伍,这支队伍的培养要归功于两国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两国的职业教育是制造业成功、也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基石。

德国主要是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制造提供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在德国,有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几乎覆盖德国所有的职业,其专业设置不仅全面,而且细分到每个细小的领域,保证了每道工序的专业性,如面包师与糕点师就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双元职业教育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员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与学校的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工匠。在德国,每一名职教学生都必须经过三年的学徒训练,除了学校的毕业证之外,还必须拥有一张合格的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完整的职教体系的培养,保证了产业工匠拥有扎实的基础。职业教育主要由职校与企业负责共同完成,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各类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德国没有切断学徒工继续进修的机会,实行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学生可以在基础教育后进入职业教育,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文化课的补习进入大学教育。这种教育系统内部的无缝对接,使得各类人才可以更加公平地共享资源,而且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的工匠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结构上是由正式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教育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能训练所组成。作为日本职业教育最大特点的是其发达的企业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却并不发达。日本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基本上是由企业招收高中毕业生自己进行培养,这是一种高中后的企业职业教育形式,多数大企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学校,甚至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也有自己的学校或员工培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形成了国家单独负责职业教育的体制,但该体制有极大的局限性,无法真正面向企业与社会,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政府把职业教育的实施权下放给企业,通过提供信息与资金扶持企业,企业与市场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办学动机与主体都是企业,实施自由的市场监督方式,因而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专门化、高针对性,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摘编自《亚太经济》,标题为编者所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广东省总工会  编辑出版和版权所有:南方工报社 2020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