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运电子报

2021年2
准印证号:(粤O)L0150053

广东工运Page 7 致匠心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辨析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辨析

□ 作者 陈本锋

2020年12月17日,由省总工会主办的“致敬劳动者·奋进新时代——广东劳模工匠宣讲团进企业”首场活动走进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劳动模范、中建科工集团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与地铁一线建设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匠心故事。/ 资料图片

弘扬工匠文化、宣传工匠价值、培养工匠精神,前提是认清“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厘清“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关系。

“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

现代“工匠精神”直接来源于近代德国的民族文化和日本工匠的职人气质,在产业结构变化缓慢的工业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最初是为了赞誉技术工人“忠于职守、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包含“工于良技”之意。西方国家的“工匠精神”承袭了古希腊、古罗马传统文化中对至善理念的追求和对法律规范的遵循,讲究制度标准,强调执行程序,侧重点主要体现在“质量、程序、标准、超越、热爱”五个方面。日本“工匠精神”的形成受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东传的影响,带有浓重的“德、善、诚、美”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由于生产习俗、文化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差异,不同国家的“工匠精神”呈现出各自的民族特性。我国当前来讲,传承弘扬“工匠精神”需重塑职业信仰,赋予产品生命。

(一)重塑职业信仰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安逸享乐一直侵蚀着人们热爱生产劳作的思想。在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精神文明有所削弱的时候,人们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的重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我们重提“工匠精神”,是要将其作为匡正个人价值取向、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从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现状来看,在一线工人中,“工匠精神”依然是稀缺品,社会需要更好地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工匠的氛围,重塑劳动者的职业信仰。

(二)赋予产品生命

质量乃产品之魂,精工则存于匠心。“工匠精神”充分体现在工匠制造的产品中,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技能的工匠付出高水平的劳动。当代中国是毫无争议的“世界工厂”,但非制造业强国,其表面现象是技工群体的技能水平不高,深层次的根源则是技术工人缺乏“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乃意识层面的概念,无以形考,而产品是有生命力的。生产者注入了情感,产品的生命才会更持久。在机器化大生产时代,手工劳作逐渐遭到了冷遇,但是产品的生命力是冰冷的机器给予不了的,“工匠精神”同样不可或缺。

“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辨析

“工匠精神”即便重要,也不是放在每个人身上都适用的,任何概念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弘扬“工匠精神”是正善之举,但也不应过度泛化和过度消费。一部分人为了追求时尚和附庸风雅,在任何场合、任何职业都大谈特谈“工匠精神”,受此影响,更多的人追崇和盲从,推波助澜了这种风气。因此,界定“工匠精神”的适用范围和内涵特征,对今天的我们学习、弘扬“工匠精神”意义重大。

“职业精神”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规范等。如教师的职业精神表现为德高身正、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等,厨师的职业精神表现为安全上心、态度良好、精工细作等。“职业精神”是对所有职业人的要求,士、农、工、商,不同的职业对应各自的“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顾名思义是指“工匠”所具备的精神,是工匠高超的职业技能与良好人文修养结合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工匠精神”不是在教室里学出来的,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工人在大量的生产实践训练中逐渐培育起来的。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虽有许多彼此互通的地方,但“职业精神”包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隶属于“职业精神”,即不是所有的职业皆可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纳旧出新

在“工匠精神”内涵辨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社会对能工巧匠的理想要求,“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技术工匠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德于品、正于行、精于工、匠于心、传于世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品质。其中,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是其必要条件。按其内涵,从事设计、生产、加工、制作、维修、测量等岗位的劳动者,他们对产品的专注度、精准度和完美度的追求,都是“工匠精神”的内容。不唯声名卓著的技能大师才配有“工匠精神”,所有技术、技能人才通过适当培育和自身修养都可以具备。

更进一步说,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应包括尚德敬业、行端守正、精益求精、承道授技和独具匠心五个方面。

(一)尚德敬业

“尚德”是立人之根本,“敬业”是核心价值观。德、敬二字,包含了德以润身、敬业有责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匠精神”内涵中,“尚德敬业”是思想层面的核心要求。“工匠精神”是社会推崇、万民学习的精神品质,必然包含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也包含工人对道德的追求和对职业的热爱。“德有伤,贻亲羞”,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法实现个人精神的升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没有对产品的敬畏之心,个体无法在工作岗位上专注钻研,达到“工匠”的高度。

(二)行端守正

配享“工匠”称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在“工匠精神”内涵中,“行端守正,以事其业”是行为层面的规范准则。“行端”是指行为活动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守正”是指做人恪守处世正道。“工匠精神”是后天形成的,且需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养。在此过程中,生产劳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枯燥的、劳累的。在嘈杂的世界里,劳动者的内心必须安静、强大,需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冷遇、守得住底线,有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个性坚持下去。当今社会,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孔不入,行得端、坐得正,有追求、有原则,不忘本心才能坚持自我,不走捷径才能制造精品。立身正行是本分工作的基础,但守正不代表守望,在时代的需要和感召下,工匠们也可以走到台前,勇毅担当,发光出彩。

(三)精益求精

“工匠”是某一行当的公认大师、专家,不只有扎实的基础、过硬的素质,也要有高人一等的本领。因此,“工匠精神”包括“精工于技、精益求精”的内涵特征,“精工于技”是技能层面的基本要求,“精益求精”是态度方面的个人追求。庖丁能够“游刃有余”,在于其依乎解牛原理和长年累月的实践;黄道婆能够“布衣天下”,在于其熟练掌握精湛的织造技术和先进的纺织工艺。产品是呈现“工匠精神”的唯一载体,工匠是所有劳动者的典范和榜样,若无良技,又岂敢枉称“工匠”?精业才能卓越,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装配、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产品由“量”到“质”的转变,中国制造才能赢得尊重,吸引市场,开创未来。

(四)承道传技

“工匠精神”之所以称之为“精神”,自有其值得借鉴和传承之处,“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传技能”理应成为其基本内容之一。工匠之成非止一日之功,也非凭一己之力,敝帚自珍不是工匠作风。“工匠精神”是在工匠习得前人的技艺技能基础上形成的,也包含着对后继传承者的道德培养和技能传授。《荀子·儒效》中说“工匠之子,莫不继事”,是古代有记录的父子薪火相传的例证。我们祖先留下的刺绣、剪纸、布艺、骨雕、糖画、漆绘等传统工艺,都是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也必将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五)独具匠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工匠灵感迸发的源泉。“独具匠心、勇于创新”是目标层面的最高要求。技能传承不代表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中国古代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意识。在分工日细的现代社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生产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是密切关联的。工匠之能不仅在于不断重复熟练的动作,还要在适应科技发展的同时,同步革新技术、创新工艺。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工艺的改进与突破,都需要工匠们的创新精神。我国自古就有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火药四大发明,这些无一不是劳动者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勇于创新的结果。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工具,更离不开高明的生产劳动者。新科技时代的工业化大生产逐渐替代了手工劳动,敞亮厂房逐渐取代了传统小作坊,但中国许多传统工艺和现代技能的继承和发扬仍然离不开工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

毋庸讳言,多年来,比起一般管理职员,一线生产者一直是等而下之的社会存在。在历经了改革开放40年的规模壮大和高速发展之后,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人才需求导向,社会开始越来越注重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掌握高超技能、具备“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这也是我们呼唤、研究“工匠精神”的初衷。

按照“工匠精神”的内涵析辨,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就可以在社会上弘扬“工匠价值”,在企业里融入“工匠文化”,在学校里培育“工匠意识”,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养内外部环境,从而为加快实现经济从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飞跃创造良好条件。

□ 作者单位: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摘编自《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广东省总工会  编辑出版和版权所有:南方工报社 2020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