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运电子报

2023年1
准印证号:(粤O)L0150053

广东工运Page 25 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报告(2022年第三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报告(2022年第三期)

□ 作者 江门市总工会 南方工报舆情工作室

“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是对江门三区四市特定时间段内,职工幸福感受进行测评形成的综合性评价指数结论。“江门职工幸福指数”通过客观的数据指标加上职工主观的个人感受,搭建起3大维度的评测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计算、分析,最终形成指数结果,为江门市、各区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2022年12月,江门市正式开展第三期调查幸福指数的调查,以“基础幸福感”和“六大工程”做相加综合,得出江门六大工程对提升职工幸福感指数的影响,找出政府应该如何通过行政作为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本次问卷情况结合舆情监测及官方数据的分析,本次调查在个人主观感受、客观环境、六大工程等3大维度上,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虽然受疫情影响,本期全市职工幸福指数评价得分稍有下降,但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为81.36。

二是职工对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收入水平呼声较高。

三是大部分职工对江门城市印象良好,2023年超九成五的职工愿意留邑工作。

2022年第三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报告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2022年12月,南方工报舆情工作室与江门市总工会通过线上调研平台向江门职工发放问卷。经过一周的投放,共计回收有效答卷18108份。

本次问卷调查所收集的信息包括有个人主观感受、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等)、六大工程幸福感(认知程度、感受程度等)等,整理出江门地区调查样本用于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幸福指数体系。样本覆盖江门三区四市,各年龄段的职工。

样本数据地区占比分布如下: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江门市制定“幸福江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二是在江门全市(四市三区)开展大样本调查,取得职工幸福感实况的真实结果,并通过年龄分层细分结果分析发现问题与差距,为地方政府提升职工幸福感提供参考建议。

(二)调查样本画像

本次参与调查的职工样本,呈现出“两头细中间大”的橄榄型。占比最多的是33岁至42岁(80后,职场中坚),其次是43至52岁(70后,职场老人)及23岁至32岁(90后,职场新人),以上三项合共占比89.8%,是目前职场上的主力。23岁以下(00后)和53岁以上(70前)的合共占比10.1%,属于“少数人群”。样本的年龄层分布符合当下的职工年龄层分布特征。

从职业构成上看,本次的调查样本分布以私营企业职工占比最多,达58.9%;其次是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而收入情况方面,样本以“年收入2—5万”居多,与《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特征相吻合。综上,本次调查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2022年第三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报告结论得分及总述

2022年第三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受特定时间及事件因素影响较大。本次期调查的总得分是81.36,对比第二期的84.03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调查展开的时间2022年12月正遇上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大比例的感染率和由此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生活不便严重影响了职工的个人主观感受得分。但在生存状况满意度上,随着年终奖、项目结算等款项在年底的发放,使得该项分数明显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主观感受方面的失分进行了相抵。

2022年第三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特点状况

(一)身体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感是一个主观感受占比极重的概念,在不同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确认主观幸福感与物质(收入)、精神(文化)、环境(氛围)都存在关系,但各自产生的影响作用仍众说纷纭。而在本次调查中,恰逢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大量的职工因为感染身体不适,直接导致主观幸福感得分对比第二期出现了超过5%的跌幅。

从年龄层细分可以发现,80后(职场中坚)在本期调查中的主观幸福感跌幅最大,这与该群体往往承担着最重的工作任务,且恰逢年底工作量增多,因此即使在感染后,仍无法安心养病有关。

而同为职场少数人群的70前和00后,情况也各有不同。70前年纪偏大,大多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在感染后一般不需要兼顾身体和工作,能专心恢复,因此主观幸福感跌幅最小。00后属于职场新人,普通状况下工作量并不会特别多,但在特殊时期企业员工大面积感染倒下后,00后“更年轻”往往也意味着“分担更多的工作”,所以其主观幸福感跌幅较大,仅次于80后。

综上所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有众多因素,且这些因素的作用大小会随环境状况而不断变化。虽然大众常说“身体健康是最大的幸福”,但这一概念在此前的第一、二期调查中,并未有明显体现,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物质(收入)和环境(氛围)。而第三期调查展开恰逢特殊时期,在切身感受下,“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被迅速放大,成为本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

(二)额外收入的出现能有效提升幸福感

在本期调查中,随着年底年终奖发放、项目回款绩效结算等,额外收入的出现使职工的收入得分对比第二期有明显上升。

在第二期调查中可以发现,在伴随工作强度增大、工作时间加长等条件下,“等价交换”式的提升收入反而会造成幸福感的下降。在本次调查中,再次印证了这一结论。

第三期调查职工收入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年底各种额外收入的出现,且该部分收入的获得大多并不需要以工作压力增加作交换,因此满意度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从具体数字看,虽然单纯的收入得分增长幅度不大,但在满意度上却能形成可观的提升。

由此可见,工作压力是影响职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工作压力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收入的提升能放大幸福感的提升。而一旦工作压力增加,收入提升带来的正面影响无法冲抵职工的负面情绪,将出现收入越高满意度越低的反向曲线。因此在现实环境中,“多劳多得”并不能增加职工幸福感,而额外收入的增加能有效提升幸福感。

(三)“六大工程”对职工幸福感影响显著

江门当前正大力推进“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虽然工程并未直接具体作用于每一位职工个体上,但产生的作用同样影响着每一位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调查发现,江门市职工认为“六大工程”重要程度排序如下:科技引领>工业振兴>人才倍增>园区再造>侨都赋能>港澳融合。不同行业的职工对六大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知(详细可见下面“细分领域”部分)。总体而言,江门职工对“六大工程”大多表现出肯定态度,认为能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江门城市印象整体偏好,2023年愿留邑工作职工占多数

(一)收入问题仍然是江门职工最大痛点

调查显示,有69.9%的受访职工对江门表示了“满意”,30.1%的职工选择了“一般”或“不满意”。

在选择“一般”或“不满意”的回答中,收入水平问题仍然是职工的最大痛点。结合上面报告三(二)部分可知,要有效提升江门职工的幸福感,想办法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收入水平是最优解。

(二)超九成五职工表示2023年将继续留邑工作

在“2023年是否会留在江门工作”的问题上,有95.6%的职工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通过数据的交叉比对可以发现,虽然不少职工对江门的收入水平问题有所微词,但在城市环境(氛围)上,江门的优势确实毋庸置疑。

2023年职工最期望“为老百姓办实事”

对于2023年,职工认为“江门政府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幸福感”问题中,“为老百姓办实事”成为得票最高的选项。其他选项排序如下:

(注,以上数量未含复选)

“六大工程”细分领域特点

(一)职工对六大工程感知度较高

“六大工程”属于政府战略层面的规划,但在职工群体中,同样有着较高感知度。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宣传工作到位,且改革力度较大,渗透力强。二是不少职工为“六大工程”实施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对相关政策更加关注。

(二)江门职工对六大工程细分领域感知度情况简述

在细分领域,职工在本次调查中积极表达了自身的主观意见,相关部门通过问卷,下沉基层,倾听职工心声,有助于往后工作的开展。

(1)劳模创新工作方面

58.2%受访职工满意劳模工匠在带动职工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但在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方面,相比于科研氛围、提高收入、政策红利,则只有5.2%受访职工认为劳模引领能起到的一定作用。过半数(54.5%)受访职工指提高收入才能起到最大推动效果。

(2)对江门制造业的认识

本期受访对象,有63.9%就职于制造型企业。他们对江门制造业的硬件、软件设施,有着自己的认识。

受访职工认为,目前江门制造型企业发展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地域影响,政策因素,企业规模等。其中34.6%受访职工认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是主要限制因素,20.5%认为受政策影响,13.9%表示与地域有关,31%认为还有其他限制。

对于工业园的工作和生活环境。58.5%受访职工对工业园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示满意,仅4.6%认为环境较差。而在工业园建设改造方面,受访职工认为园区的交通出行、生活教育环境、硬件设施均需要改进。可见园区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改造空间。

细分到各区,受访职工对所处环境的满意度也有所不同。除大众一致认为最重要的生活教育环境外,对于其他环境因素,每个区职工的需求情况有所不同。相关部门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更好完成园区改造工作。图中可见,除必要的生活教育环境外,恩平市、新会区、蓬江区、江海区职工认为本区硬件设施为第二主要问题;鹤山市、开平市职工则认为本区交通出行问题相对亟待改善。台山市职工整体认为除了生活教育环境、硬件设施、交通出行外,需在其它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3)43.6%受访职工对江门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有信心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美称,当前正在大力实施“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不断促进人才交流与培训,通过组建考察团、开展青年体验计划、举行宣传推介会等方式,吸引更多港澳企业前往发展。

经过长期大量宣传报道,以及江门市的大力推动发展,江门职工“港澳融合”工程并不陌生。有超5成受访职工感受到江门“港澳融合”工程跨境要素方面有所增多。同时,有43.6%受访职工对江门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有一定信心,另有46%则持保留态度。而在江门推进“港澳融合”过程中,受访职工认为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收入(41%)和旅游出行(30.6%)上。

分析及建议

(一)提升单位时间收入水平能有效提升职工幸福感

在2022年的三期调查中,贯穿始终的职工最大痛点一直是收入水平低问题,这不仅影响职工的幸福感,同时也被不少职工认为是江门缺乏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原因。通过第二期和第三期的比对可以发现,额外收入可以有效提升职工幸福感。但额外收入的出现完全是基于特定时间点和特定因素,缺乏可持续性。而进一步分析可知,额外收入的实质,是不增加工作时间,提升单位时间收入水平,对此相关部门可以有的放矢,在工作内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收入等多方面进行平衡。

(二)城市环境基础得分高,硬件建设仍存提升空间

绿化水平、生态环境及居住环境等城市方面一直是江门的强项,评价及分数相对较高,职工较为满意;公共交通、硬件设施及教育医疗环境则尚有提升空间。

近年来,江门政府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使市内交通环境得到一些改变,但本次调查中,职工对江门交通出行方面的评价显示其仍未达到心中标准。建议加快改善公共交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同时提升交通运输暖企便民力度。

(三)工业区完善生活配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根据调研中受访职工反映,目前工业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项生活配套还不完善,如教育、医疗、交通等,生活配套的缺失不仅给企业员工带来不便,也限制了人才本地扎根,造成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困境。

针对职工提出的医疗、教育、娱乐等生活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套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为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和提供有效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投入机制,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结合,发挥园区的资源整合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广东省总工会  编辑出版和版权所有:南方工报社 2020 COPYRIGHT